我学过三维动画,就是在《熊出没》的制作公司,培训隔间就是他们工作的地方。如果楼主不了解动画的话,我可以从一个动画师的角度的讲讲。题主再以小见大。
我以前也不理解为什么成本会高,其实主要是花在了人力上,一个职业动画师一个上午可能只能做4秒左右的动作,一天只能做10秒,月工资一万左右。
一个公司就和网吧一样一排又一排的电脑。所有人都在鼠标键盘K动作。
看起来很少,一秒有24帧,但每个动作都要抠。题主所说的动作僵硬,问题就是出在了这里。
动画师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:将原画提供的动作关键帧转换成连贯的动画。



(现在觉得职业动画师一天只做10秒一点也不夸张,抠动作眼睛珠子掉下来。。。)
中国大部分僵硬动画都停留在“图1”阶段。没有哪个正常人会做这样机械的动作,在地上一擦就左脚一擦就右脚,但为了节省时间成本,将就能看就行。
而我们常在电影院看到的美国动画通常会做成“图3”这样,不仅符合运动规律,甚至做出适当的动作夸张,比如挤压拉伸(像上世纪早期米老鼠动画),动作看起来很夸张但灵动,富有生命力。
其中的区别就是“图2”中的“过渡”,粗糙的动画都不会有精致的过渡。动作就会看起来卡顿、僵硬,死板,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,或者没有力度,软绵绵,总之就是看起来假。
动画要做到很好好也是非常考验聪明才智的,而动画师可以说就是给人物赋予生命的人。


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动画师,是怎样一点点分析一个拍桌子动作的。

动画到底看起来连不连贯,有没有生命,就是动画师水品和科技技术的体现。题主随便找一些美国十几年前的三维动画,也会看出一些僵硬的动作。(因为现在人的眼睛都随时代发展被惯坏了)
回归主题,如果动画全部工作都一个公司做的话,加上前期的模型师、绑定师、特效师,合成师,再做个片头片尾,找人配音,还有场地费用等等其实差不多就是这个价。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