值得注意的是:在精品课件中,应运用新异手段把学习者的注意引向要学习的信息,而不是引向新异手段本身,不能让学生觉得“这个好玩儿”,而忽略了要学习的内容,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。简洁的呈示易于集中注意:在设计时只表现与主题最有关的内容,删去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背景画面及画中多余的内部细节。课件制作切不可为“漂亮”而把画面搞得很花哨,否则喧宾夺主,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。
不深入钻研教材,是教学无效、微效的关键症结,阅读教学中的诸多偏差与失误都缘于此。在课改背景下,语文课程强调开放,强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,但课本必是教学的首要凭借,文本仍为教学之本。无论我们的教学观念如何更新,深入钻研教材谁说不是永恒的主题!因此,走进文本,潜心会文,与作者、编者心心相印,是备课的基础性工作与首要任务。
“三读”,即把课文读准、读熟、读懂。这是备课的基础性工作。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把“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”列为阅读教学第一学段目标第二,第二、三、四学段之首,足见其重要。“三读”,与课标中的“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”依次对应,读懂了才能做到读得有感情。要求学生做到的,教师必须首先做到。
阅读教学过程,是“调距”与“还原”的过程。学生与课文内容总存在一定距离,必须引导学生逐步缩小直至没有距离,效果才会好,称之“调距”;在此过程中,同时引导学生将课文中所写的人、叙的事、绘的景、状的物,通过文字、语言再现,可歌处激情似火,可泣时肝肠欲裂,谓之“还原”。“调距”与“还原”,唯一的办法,读书。教师在接触一篇课文时,要反复诵读,读得准确无误,读得琅琅上口,读懂文章内容,加上体验、感悟,潜心会文,读出情感,形成自己对课文独到的认识。
仅此,潜心文本“三读”中的“读懂”,只做到了读懂了文章,读懂了作者,达到了与作者心灵相通:明白了课文写了什么,为什么写,怎样写的,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。进而还应与编者心灵对话:为什么选编这篇课文,在单元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作用,在落实学段目标乃至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所要求培育的语文素养应担负的任务。如今教参众多,网络畅达,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但,如只是草草拿来,抄写备查,不潜心读文,实是舍本逐末。所以建议,钻研教材,首先要抛开这些教辅材料,自读自悟,有了真切感悟,再借助资料,增删修补,取其精华,吸收创新。我指导过数十名青年教师参加各级阅读教学大赛,都能获得优异成绩。我对他们的第一要求就是达到上述目标,可以说,至此,已成功了一半。
天空蓝动漫星空FLASH课件动画制作:027-82730702;82720703
推荐阅读: